2016年7月,北京大学登山队21名队员来到西藏,这是自2010年攀登卡鲁雄后时隔六年再次踏入这片雪山环绕的圣土。
踏着山河一步步走来
卓木拉日康雪山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海拔7034m,2013年开始才有小队伍攀登此座山峰。圣山公司于2015年组织过登山滑雪大会,这是唯一一次在此山举办的大型攀登活动。
该山峰可获得的山峰资料极少,北大登山队此次攀登为探索式攀登,加之学生攀登在暑假的七八月,为西藏的雨季,通常发生连续的降雪,天气恶劣,为攀登增加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登山队于7月16日建立大本营(BC),之后的12天内登山队组织了多次探路活动,最终确定了东山脊路线为本次卓木拉日康峰攀登路线。
7月29日,北大登山队12名A组队员由海拔5850m的ABC出发前往海拔6600m的C1营地扎营点。当天早上,A组分三个小组分别承担修路、运输修路物资、运输营地物资的任务。修路组最先到达海拔6550m的刃脊,开始修路,修路组在修了250m路绳之后突然感觉到整个刃脊部分的雪层向下塌陷,并且发出巨大的震动声,这是整个队伍从未遇到的情况。正是因为前几天的连续暴雪天气导致雪层的状况不稳定,修路组判断修路的保护点面临失效风险,继续在此刃脊活动或将破坏整个雪层的状态,或许会引发雪层大面积脱落,于是决定放弃修路,同时A组全员撤回海拔6450m建立C1营地。当晚教练组讨论认为,大学生登山在于雪山体验和雪山训练,而不是盲目以登顶为目标,通过刃脊太过危险,决定放弃东山脊路线。7月30日,A组全员由C1下撤至BC,放弃冲顶。
跨越千山初心不变
北大登山队B组的目标为雪山训练。7月27日,由4名老队员带领3名新队员组成B组(此前两名队员因个人原因提前下撤),主要任务是在东山脊路线ABC(海拔5850m)前往C1(海拔6600m)的过程中修一段较陡的冰坡,老队员带领3名新队员修了450m的路绳,之后结组上升至海拔6250m高度。29日,B组在冰川上的裂缝区进行结组行军训练并实地学习安全高效地通过裂缝区。B组结组成两个绳队跨越雪坡和滚石区前往垭口裂缝区,观察探测暗裂缝,跨越明裂缝。30日,B组在修好路的冰坡上有保护练习滑坠制动,下午随A组下撤至BC。B组虽未尝试攀登,但三天的雪线经历对于新队员而言已经足够丰富,并且圆满完成原定雪山训练任务。
鹰飞喜马拉雅
学生登山运动尤其需要控制风险。自2003年开始,北京大学登山队的登山活动便开始以雪山训练为目标。时隔14年,山鹰社再次选定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座7000米级别山峰作为目标山峰。虽然由于当地气候的原因最终放弃了冲顶阶段,但登山队在登山过程中完成了既定的雪山训练计划,加深了对喜马拉雅地区冰川的了解程度,并最终全员安全顺利地回到拉萨。山,永远在那里,山鹰怀着对雪山的梦想,从未停止飞翔。